第229章 15号避难所-《抗战之战地记者》


    第(3/3)页

    这个安全区开始收容难民之后,没有多长时间,而且这个杜先生很明显不是安全区委员会的成员,也不再公示名单里。

    可是现在他居然成为了15号避难所的所长!

    “这是饶神父提出来安全区难民自治的方法之一,饶神父说让难民区的难民自我管理会比委员会的成员来管理更为方便有效!”

    范文林进入楼房之后,小心的避开住在大厅和走廊的一个个“床位”。

    这段路往常行走只需要十几秒钟,可现在他却足足走了两分钟!

    邱莹是第一次进入到避难所里面,所以当她看到这么多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挨在一起时,眼睛都瞪圆了。

    范文林回头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与邱莹不同,范文林监督着这个避难所,虽然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所长杜先生来完成的,但是范文林也会经常来这里了解情况。

    对于这样的场景,他早就见惯了。

    可邱莹不一样,她是医疗中心的成员,在饶家驹的统一领导下,他们所有的医疗中心的成员都有单独的住的地方。

    虽然也是宿舍,可绝对比这里的环境要好不少。

    而且他们平时的工作一直是呆在医疗中心,除了极特殊的情况,在病人不能行走的时候,才会离开医疗中心就诊。

    所以,对于避难所的真实情况,她们了解的并不多。

    “那这个杜先生在这个避难所,应该很有威望吧!”

    紧紧跟着范文林的脚步起起落落的邱莹,问道。

    “杜先生是老师,并不是南京人,他只是来南京处理一些事情,后来因为日军围了城,他出不去了,便来了安全区。”

    范文林在前面小声的说道。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看他即便是住在院子的小棚子里,也毫不惊慌!”

    邱莹的话所形容的不仅仅是杜先生,更是对这个时代文人风骨的粗略诉说。

    这个时期的文人虽然身处的环境动荡不安,可是他们的思想却是璀璨的。

    一个学生敢对老师说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的话。

    一个老师也会对一个刚反对过自己的学生回礼。

    这种文人风骨已经刻进了他们每一个人的骨子里,当外人将他们的血肉拨开的时候,就能看到那熠熠生光的神韵。


    第(3/3)页